学习和成长是最好的修行

一年前,当我背上行囊,坐上绿皮火车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开始了一段属于我人生的一次独特的修行……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一学期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如白驹过隙般的匆匆流逝。这一年的交换学习让我深深感到肩上的责任与担当,心中满含“唯有勤奋学习才能不负阿师热爱”的热血情怀。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现在是我们到温州来做交换生学习交流的第二个学期。两校的领导、老师给予了我们太多的热情和关爱,让我们温暖不已。

当我回首这一年的过往,青春的彩笔,绘制了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当我漫步在温州大学的校园、实验室亦或者是教学楼、静心湖,都让我不禁联想到了我在阿师的岁月点滴。每当此刻,我们就会忍不住思念母校,想念那些人世过往、锅庄烟火以及阿师独特的美好风景......

偶尔心中会有一个声音:我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到这里?这个声音一直在我心里萦绕了很久很久。难道是不舍、兴奋、紧张还有对新环境的好奇?是的,就是这样。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最重要的,我们应该感到欣喜的是在这里与许许多多温暖的人和事邂逅相遇并有了一段一段的故事,那才是我觉得最可贵的东西所在。在学习交流期间,我们也遇到了初到陌生环境必经的困难:比如对周围的一切都不熟悉,对今后学习生活的迷茫等等。我将这些困惑和迷茫告诉了温州大学的老师。老师耐心地帮助我们处理好了各种手续,解决了一些生活上的所遇到的问题;当学业与交流学习产生选课冲突,阿师的老师们也积极为我们解决了选课问题;后来,我们逐渐的融入了班级,同学们也十分欢迎我们,我们经常一起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也常讨论地域文化的差异,相处得十分愉快……无论是阳光下的青草树木还是娇羞吐蕾的花朵,这些暖暖的回忆在我的心上慢慢的镌刻,镌刻这这段修行里无时无刻的温暖和感动。

在这一学期的交流学习中,我颇有体会。温州大学的课程管理和教学模式与阿师有着很大的差别,这里特别重视学生批判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只要学生有合理的想法,老师都会支持学生去参与实践并检验相关的设想。而相较于阿师来讲,它是阿坝州高等学府,扎根于民族土壤,受地域文化和民族构成影响较大,从而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课程管理和教学模式。经过一学期的相处,我发现这里的同学们各方面的能力很突出,时刻都散发着青春的气息,他们永远充满活力、自信、热血.....当然这与她们的较好的生活习惯和努力息息相关。当许多同学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忙碌,无从适应时,这里的学生却多了几分独立和专注。他们尽心的完成自己的事情,不受外界的干扰,自制力十分强大,对知识的渴求和梦想的追逐,也是他们在学习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目标和动力。他们对于事物的了解和独到的眼光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以及那些广猎的书籍的理解,我想这是我们值得学习和钦佩的地方。

我常说自己是半个“温大人”,我接受了两校的教育,深知两校在课程管理和教学模式上有各自的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其中,我尤其喜爱的是苍南的年会,马安的西式建筑,这些独具地域文化的东西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温州学习的这段时间,得知温州最火的职业之一 ——— 教育。就算是茶山这样一个小城镇,只有一个中学以及三个小学。但这里却汇聚了大大小小,足有十多个的教育机构。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合力的情况下,家庭教育中家长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几乎每个上学的孩子都会参加学校以外的培训,以提高孩子的成绩和各方面的技能。这里的大学生也是自主自立,常找一些兼职工作来锻炼自己的胆识,培养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积累一些社会经验,以便为未来发展做好铺垫。

与温州大学的相遇,我开阔了自己眼界,深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真谛,也明白自己还有很多方面需要不断地努力和提升。学习和成长是一场修行,每个人在人生这条路上都会有一些独特的经历和过往。感谢两校为我们提供这次“修行”的机会,因为这次“修行”我们才会拥有一段最美好的故事。

我们是两校在教育教学方面交流学习的载体,也是新的教育模式改革的探索者,我们有理由相信——教育,是国家的根本、民族振兴的希望!现在,我们是受教育者,未来,我们会成为教育者,我们都是时代的弄潮儿,也是时代的“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