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队伍建设概况
① 中心主任:侯雨乐同志,1983年08月出生,男,汉族,研究生学历,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第四纪地质学毕业。现任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分管实验室管理等工作,教学管理经验丰富。近年来,主持省科技厅在研项目1项(21RKX0483);主持州厅级6项;校级课题5项,横向项目1项,在《山地学报》、《水土保持研究》等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主持申报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类项目2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近10项,出版混合式教材《中国地理》1部,指导学生双创项目20余项,学生发表论文3篇。
② 中心副主任:刘林,教授,硕士,协助中心主任负责中心发展建设和运行管理。2007年至今,一直从事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历任教研室主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专门委员会主任,现任学校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学院教学督导专门委员会主任,教学管理工作经验丰富。近年来,先后主持省厅校各级教学科研项目19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参编教材各1部,授权新型实用专利1项。
③ 中心队伍:大学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勇于创新的教学和管理团队。
中心现有52名固定成员组成,其中高级职称42.3%(教授8人、副教授10人、工程师4人)、讲师14人占26.9,其中博士7人,硕士45人,四川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校学术委员会2人,中心组成立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专门委员会,主要负责咨询、建设和管理工作,构建了“管理、教学、网络维护、技术指导”的四位一体的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体系。其中4人为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大学等高校的学科带头人为本中心兼职上课和仿真教学指导,主要从事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相关课程的教学科研及学生双创指导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教学改革;校内校外网络管理和技术人员和教学人员、管理人员依托微信群、QQ群进行仿真平台进行技术咨询、指导、日常维护和项目建设及安全管理,保证了仿真教学和建设的稳定性;加强了行业企业的沟通和交流,与欧倍尔、微瑞等仿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技术支持和帮助,与斯特瑞、致远锂厂和阿坝铝厂等企业建立了广泛联系,加强了高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本中心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思想,以不同形式进行教师培训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每年达4500学时,先后有20人获得了高压职业技能证书。以学科交叉形成合力,全方位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在化工仿真设计、水质监测等领域,依托化学、地理学、生态学等学科,申请发明专利2项。依托本中心,立项各级科研项目169项,其中纵向项目75项(国家级1项,省部级10项,厅州级41项),横向10项,校级47项,科研总经费达700万元以上;近三年来,省级重点教学改革项目1项、一般项目3项,省级仿真教学设计三等奖两项,国家化工仿真设计大赛银奖1项,全国创新实验大赛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两项;教师成果奖11项,发表教研论文100余篇,出版教材和著作10部,教学竞赛获奖32项,校级名师工作室2个,立项各类教学项目150项;学院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150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27篇,SCI/EI检索14篇,出版学术专著9项,各类教学科研成果奖20余项。
中心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培训。2020年开始,中心每年制定人员年度培养培训计划,科学合理安排各类人员培养培训,有力地保障中心实验教学改革顺利推进和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