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新能源科研团队
环境与新能源研究团队从2018年4月成立以来,在科研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学科发展、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团队研究主要以“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阿坝州民族地区能源与环境方面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结合地方政府区域发展规划和企业发展实践,依托阿坝师范学院在化学、生物和地理等相关学科的科研和教学资源,开展对现实的环境与能源问题和新能源的开发及利用研究,从而锻炼科研和教学队伍,培养科研和教学人才,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和合作教育平台,提升我院在环境与能源相关领域和地方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团队
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团队成立于2018年5月,本团队成员均来自阿坝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教师,是资环学院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高级人才和开展学术交流,科研装备先进的科研基地及科技服务平台。以获取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我校科研创新能力为目标。其主要任务是针对我省的学术发展的前沿和阿坝州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开展创新型研究。在科学前沿开拓研究中取得具有一定影响力、原创性,实现相关重要基础能力的创新,关键技术,积累基本科学数据,为相关科学研究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团队现设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生物资源保护与恢复、天然产物与生物制品开发和现代智慧农业。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及应用研究团队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及应用研究团队建立于2019年6月。
一、主要研究方向:
阿坝师范学院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及应用研究团队现设有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农产品加工、现代农业发展、进行农业新技术的集成、示范与推广和现代智慧农业研究。
二、研究领域:
1.从事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农业信息技术、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重点领域的科研工作。
2.现代农业发展。
进行特色优势种质资源的搜集、保护、鉴定、分析和开发应用;推动现代农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重点进行在现代农业产业科研机构、企业提供育种材料的改良和创制、品种鉴定测试、种子质量检测等关键共性技术以及常规作物育种、分子育种等领域的研究;进行农业的科技创新、产权交易、成果转化、创业孵化、人才培育、科普教育等平台建设;进行培育壮大“育繁推一体化”农业企业和农业技术创新联盟,优良品种展示、示范、推广和成果转化应用;进行建立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 “公司(机构)+合作社”的合作发展模式;园艺植物和中药材土壤微生物的分离鉴定、研发微生物菌肥。
3.进行农业新技术的集成、示范与推广。
加强科研推广创新平台建设,基层农技人员的培训工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4.现代智慧农业研究
“智慧农业”就是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集成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音视频技术、3S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专家智慧与知识,实现农业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灾变预警等智能管理。
智慧农业追求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强化观光休闲功能,使农业园区向休闲农业发展,将农业生产、农业生活、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旅游休闲开发,形成科普、生产、销售、加工、观赏、娱乐、度假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园区。研究方向是和汶川县水磨镇黑土坡村联合开发智慧农场,致力于自主研发“物联网智慧云平台”、“智慧种植”和“智慧灌溉”核心技术和解决方案,依靠信息化、工业化的技术,为农业增产、农产品安全和农业种植水平的提升,提供先进的灌溉施肥设备、农业自动化监控系统、农业种植技术指导;为生态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农业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环境控制、种植服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
三、成立科研团队的规模:
从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及应用研究团队的人员构成来看,团队共有8名成员,其中6人为本校教师,2人分别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自然资源研究院;研究团队成员中,6人具有高级职称,2人具有中级职称;研究团队成员全部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具有博士学位4人;从研究方向来看,研究成员中主要从事农作物和果树物高效栽培、土壤微生物研究、植物成分分析与检测等研究方向,且长期致力于现代农业推广与药用成分分析方面的研究。因此,研究团队成员组成合理,富有激情,各有所专,具有从事艰苦野外工作的热情和能力,能够胜任项目所提出的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工作任务。这些对于研究团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型藏纸研究团队
新型藏纸研究团队是阿坝师范学院于2019年批准成立的科研团队(非实体)。本团队以藏纸成分分析及新型藏纸研发为主要研究领域,致力于建立藏纸样本库,甚至形成藏纸及其年代鉴定标准,为研发能保留藏纸优点,又无毒害的新型藏纸奠定坚实基础,为民族传统工艺保存及地方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团队规模目前共有14名成员左右;全部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具有博士学位3人;其中高级职称成员占一半。从研究方向来看,研究成员中主要从事成分分析与检测、药物分析、环境生态学、环境化学、材料合成等研究方向,且长期致力于资源调查与成分分析方面的研究。这些对于团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