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三年建设规划

一、 建设目标

1.3.1. 校特色定位与目标确定

本项目旨在打造以实验为准本,以校企合作为纽带,以校内创新文化为核心,构建立体化、全过程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心。通过三年建设,培养具有扎实实验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化学人才,实现从以实验为主导以实验为支撑、以理论为补充的转变。

1.3.2. 实验教学可持续发展思路

本规划着重聚焦于夯实实验教学基础能力,提升实验室设备管理水平,打造校内创新文化氛围。重点突破以下两个关键领域:一是加强实验教学质量;二是深化校企合作,形成良性互动的科研环境。

二、 建设计划

2.1. 实验教学建设思路

(一)夯实实验基础能力:

1.优化硬件配置,引入高性能计算设备;

2.集中力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3.建立实验设施完善体系;

(二)深化校企合作机制:

1.制定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方案;

2.推动校企科研项目实施合作;

3.构建校企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三、实施举措

3.1 实验教学建设举措

1.硬件配置优化:
从设备采购到培训,逐步引入高性能计算设备,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2.教师培养体系改进:
加强理论与实验结合的培养,打造实验+理论双轮驱动的教学模式。

3.课程改革深化:
推动实验课程改革,开设虚拟仿真实验相关专业选修课,丰富教学内容。

3.2 校企合作机制落实

1.联合实验室建设:
建立校内联合实验室,开展高精度实验项目研究。

2.科研项目推进:
结合学校实际,参与校内外多项科研项目,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3.人才培养深化交叉:
在实验与理论领域之间架起桥梁,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四、 预期成果

1.提升实验室的硬件设施水平和教师专业能力。

2.培养一批具备实验基础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化学人才。

3.实现校企合作、校内创新的良性互动模式。

4.为高校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实验基础。

本三年建设规划着重聚焦于夯实实验教学深化校企合作的双轮驱动,通过优化硬件配置、提升教师能力以及加强校企合作,打造一个高效、创新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这一规划旨在培养更多具备扎实实验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校化学人才,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大学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022.1.17